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高膽固醇血症」?郭綜合醫院家醫科醫師廖健男表示,飲食控制、運動、戒菸、不酗酒等,都可以預防症狀發生。而高脂血症初期可能完全沒症狀,因此有心血管風險的患者應該定期追蹤。
廖健男表示,血脂肪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磷脂和游離脂肪酸,目前臨床上只測定膽固醇(含高密度及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
膽固醇的作用包括:
1.構成所有細胞膜的框架構成分。
2.製造各種內分泌激素,包括糖皮質激素、性激素。
3.製造維生素D的原料。
4.製造膽酸的原料。
高密度膽固醇主要是將周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所以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主要是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到周邊組織,數值過高是冠狀動脈硬化和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壞」的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症初期沒有症狀,常常到後期才會出現相關症狀,例如周邊動脈阻塞導致的間歇性跛行、腦血管阻塞導致的中風、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狹心症、心肌梗塞等。高膽固醇血症可透過生活習慣預防,例如飲食控制,蛋黃一星期宜以兩個為限;少用油、用好油,食用油請用較好的植物油;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蔬菜穀類、海藻和菇類等,可降低膽固醇。
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運動可以增加3~6mg/dl的高密度膽固醇,只要經過醫護人員提醒,有42%病友會增加運動量。抽菸則會直接降低高密度膽固醇,也會直接增加心血管風險,因此一定要戒菸;適度酒精的攝取有助升高高密度膽固醇,但過量的酗酒會升高三酸甘油酯,且會間接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新聞連結: 中華日報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