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17年09月01日 上午 09:33

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規模創新高,吸引400家台商參展

記者蔣謙正/綜合報導 | 中華日報

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規模創新高,吸引400家台商參展
1
0
0

2017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異彩紛呈

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廣州市台辦、市協作辦作為支援單位,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臺灣高雄市世貿展協會、廣州環球搏毅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廣州•臺灣商品博覽會」於八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二十八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隆重舉行。二十五日上午台博會盛大開幕,現場異彩紛呈、台味十足。

 

此次展會與第25屆廣州博覽會同期舉辦,首次邀請澎湖漁會、金門漁會、台南漁會、中華海峽兩岸養殖漁業協會等單位共聚羊城,是廣州市近年規模較大的臺灣商品博覽會。現場設有綜合館和漁業館,其中綜合館展出來自寶島臺灣和廣州本地台商各類文創藝術、茗茶酒類、休閒小吃、家居生活用品等特色商品,並設有臺灣美食專區,讓廣州市民體驗臺灣最道地的文化和美食。

本次主辦之一的「臺灣高雄市世貿展協會」,自2010年已經連續第8年參加廣博會,今年帶來的參展廠家中七成是首次參展。高雄展區分為典藏藝品及茗茶區、家居生活保健區、農產伴手禮專區、台灣美食專區,展出廣受市民歡迎的台灣特產,如金門高粱酒、中部高山茶、老品牌伴手禮太陽餅及鳳梨酥、保健品牛樟芝等。這次展會美食專區有數十家企業參展,聞名遐邇的台灣美食現場烹煮以饗消費大眾,不用到台灣就可以一一品嘗。

 

首次設立的「臺灣好青年.創業在廣州」展示區,展現台灣青年在廣州創新創業成果,讓廣州市民領略台灣在高新科技、文化創意、美食生活方面的創新優勢。展示內容有今年獲得廣州市「青創杯」創新創業大賽冠軍、由台灣團隊研發的微小型超算系統;在兩岸獲得多個獎項的環保技術、新材料等創業項目;台南知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和文創商品;還有兩岸青年的服務平台、廣州市台資企業協會青年會、廣州台灣青年之家;以及台灣年輕人的網紅路演現場直播等;展館現場洋溢台灣青年的十足創意與熱情活力。

廣州市台辦副主任鄺偉斐接受專訪。 (記者蔣謙正攝)

 

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規模創新高,吸引400家台商參展

自從政黨輪替後,過去由外貿協會在大陸各地舉辦的台灣名品展已近乎停擺,包括8月25日登場的「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也改由廣州市官方主辦,吸引約400家台灣企業展出800個攤位,規模更勝於2016年的「台灣名品展」。

 

「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於8月25日至28日舉行,外貿協會過去曾於2011年與2016年,配合廣州每年都會舉辦的「廣州博覽會」,與廣州市政府合辦「台灣名品展」。去年約有300家台企參展,攤位數近700個。廣州市台辦副主任鄺偉斐表示,今年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規模更大一點,並且與廣州台商協會、珠三角台商,以及台灣若干漁業單位合作,讓展出的台灣商品更加多元化。
 

2017廣州台灣商品博覽會共設有綜合館和漁業館兩大專題館,其中綜合館由台協企業特展區、台灣名品區、台灣美食區,及首次設立的台灣青年創業館組成,主要展示台商企業形象、時尚文化產品與台灣特色美食。漁業館主要邀請澎湖漁會、金門漁會、台南漁會、中華海峽兩岸養殖漁業協會等及廠商參展,展示台灣漁業水產品、各類休閒垂釣漁具、水產品加工設備等。
 

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理事長何玲玲表示,今年是受廣州市台辦邀請,帶領台灣中小企業前來參展,不少企業對大陸正在推動中的「一帶一路」很感興趣,希望藉由參展能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打開新的市場。

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理事長何玲玲接受專訪。 ( 記者蔣謙正攝)

 

大陸女性消費商機崛起

台式文創力「哥弟」李黛艷,打造美髮王國

大陸女性消費商機崛起,有更多來自台灣的女性,跨海創業當起老闆,經營美髮市場。位在廣州天河區最熱鬧的地段的中泰廣場,搭手扶梯到三樓,就可以看見占地900平方公尺的美髮造型店面,掛著兩盞華麗水晶燈,20名員工有的忙著為顧客剪頭髮,有的招呼顧客洗頭,好不熱鬧。這裡就是廣州台青之家副會長、哥弟造型美髮沙龍總經理李黛艷創業四年的地方。

 

李黛艷說,她於2007年到廣州,幫當地美髮行業做培訓工作,目前在廣州燙跟洗一個頭髮要人民幣2,000元,三、四線城市價格更高,但大陸開店很多是兄弟檔,或朋友一起開店,比台灣人還要團結。她指出,即時通訊軟體微信發達,使各行各業的消費模式不斷改變,哥弟也參加了大眾點評與百度糯米的團購活動。她說,「尤其只要上網查,哪家美髮沙龍服務好不好,都會有消費者評論,要求相當高。」

 

比較兩岸美髮優勢,李黛艷認為台灣店的優勢在於文化底蘊,把顧客當成家人一樣關心,且吸收外國流行資訊比大陸美髮師強,因此深受大陸消費者歡迎。她從以前帶著台幹到廣州協助教育培訓,到現在栽培大陸人。她說,「台灣的家長捨不得孩子到外地吃苦,但如果孩子真的想到大陸工作,就一定要咬緊牙根堅持下去,融入陌生的大環境。」

 

李黛艷2013年決定成立哥弟造型美髮沙龍,與中專(職業技術學院)建教合作。她說,「大陸員工表面雖然服從妳,帶從舉止言談中還是會流露出不信任妳,唯一的做法就是帶人要帶心,每個錄取來的員工,都一定要去拜訪他們的父母,讓家長安心。」為了全心栽培陸幹,她幫員工計畫好員工進公司一年就要取得美髮師證照,還幫他們做好買房計畫。她說,「這裡很多男生學美髮,而且企圖心強,他們都是骨幹,未來要代表公司出去開店當店長。」

廣州哥弟造型美髮沙龍總經理李黛艷(左四)接受專訪。 (記者蔣謙正攝)

來自台北的廣州「橘菓子」總經理陳重豪接受專訪。

 

台資手搖茶飲布局加速度

橘菓子展店瞄準杭州

繼5月在越南胡志明市開出兩家直營店後,廣州橘菓子總經理陳重豪9月將在越南開出第三家直營店;他也看好浙江杭州高消費的市場,也可能到杭州開店。

 

2011年進軍大陸的橘菓子,目前在廣州、深圳、廣西、遼寧和福建已開出80家直營店。陳重豪指出,東南亞和大陸西部市場消費力強,今年橘菓子將加快向成都和越南展店的速度。他坦言,台灣和大陸華南的手搖茶飲市場其實已經很飽和了,自己堅持用「新鮮果粒」,才能夠與其他茶飲品牌,做出市場區隔。

 

他表示,一般的果汁店的果粒品質時好時壞,無法控制原物料,沒有自己的品牌也走不出廣州市,但橘菓子和華南農業大學技術合作,保證鮮果汁品質,做成半成品後,才在現場加工。

 

陳重豪看好越南飲料市場消費力,所有台灣的飲料品牌,都在摩拳擦掌。他指出,為了和其他商家做出區隔,除了有些原料是從廣東運過去之外,也開發出水果是越南沒有的品項,例如柳橙。相反的,陳重豪在廣東市場,則是開發出水果是廣東沒有的品項,例如芒果。

 

他說,「這樣即使想要模仿我,品項也沒有我多。」會選在廣州做為總部,主要是著眼於廣州是大陸最大原物料集散地,也是水果批發地,水果種類多而且價錢相對比台灣還便宜。他說,「廣州民眾對健康意識越來越重視,所以雖然我們主打新鮮果粒屬於小眾市場,但還是吸引到不少死忠客戶。」

 

有消費者表示,廣州市面上的手搖杯飲料甜度都太甜了,「橘菓子」是現打果粒,過程也看得見,買給小朋友喝也比較安心。

 

 

新聞連結: 中華日報 | 民生消費

 

FB留言
TAKO留言
你尚未登入無法留言
讀取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