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血液基金會13日舉辦「世界捐血人日」記者會,邀請資深捐血人、前總統馬英九、經歷八仙塵爆後感謝捐血人的傷者,以及消防局的救火英雄們,共同呼籲民眾挽袖熱捐。67歲的馬英九表示,第一次捐血是在大學2年級,捐血後血小板會加速造血,促進新陳代謝。雖然捐血標準規定逾65歲者不能捐,但經醫師評估健康條件,血液基金會特別同意,至今仍持續定期捐血。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侯勝茂表示,馬英九於台北市長任內,辦公處樓下就設有捐血室,當時共捐119次血;選上總統後,有時因須出訪有傳染病疫情的地區,會選在出國前捐血,從民國75年至今,已捐191次血,約4萬7250毫升血液。
馬英九說,有時候走在路上遇到不認識路人,就會想說他的身上說不定有我的血,覺得這樣「血脈相連」的感覺很好,大家都是同胞。有次捐血回家,將捐血送的餅乾帶回家送給女兒,並喜孜孜告訴女兒,「這是爸爸用鮮血換來的」,卻嚇得女兒嚎啕大哭,還因此被太太周美青臭罵。
血液基金會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平均每捐一次血就可以拯救3個人的生命。捐血對人體有不少好處,除了可讓血液流動更順暢、減少血管內膜損害,並降低動脈堵塞機會外,也能讓身體的鐵質保持一定平衡,呼籲身體健康的民眾定期踴躍捐出熱血。
新聞連結: 中華日報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