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效應持續發酵,教育部二十九日表示,預估一百一十七學年大專校院學士班與專科人數將降為七十二點三萬人,比一百零二學年減少四十一點三萬人,十五年內減少比率近四成。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昨日在立法院進行專題報告時指出,高等教育普及化,造成青年失業有高學歷化現象,加上人才供給和產業需求有結構性落差,因此「企業找不到好人才,青年找不到好工作」,為了縮短技職教育學用落差,未來將建立高職畢業生先就業後升學的彈性方案,同時建立實作測驗和技術選才,並建立彈性的系所調整機制,以因應產業人力需求變動。
受少子女化現象,大專新生人數逐年減少,教育部報告表示,預估一百一十七學年大專校院學士班與專科人數將降為七十二點三萬人,比一百零二學年減少四十一點三萬人,而學生源減少將影響學校財務,並衍生校地閒置、教師授課時數減少、高教資源浪費等問題。
至於退場機制,教育部正制定「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對辦學績效不佳的學校,強化監督及輔導,另提供教職員工優退慰助金等,並設立轉型及退場基金五十億元,且檢討學生安置及教師轉業的配套措施。政府推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鼓勵高中職生先就業再升學,教育部二十九日表示,初步統計,約七千五百名學生有意願,以學習性等為職缺篩選考量。
新聞連結: 中華日報 | 全國新聞